华昌是首批把化肥品牌输出到国外的企业之一。我们派出员工指导当地农民施肥,传授肥料知识。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,华昌化工已在东南亚站稳脚跟,培养了一批铁杆用户。东南亚拥有广袤的农业市场,是可以大有作为的。

厂区
肥料行业是“万岁”产业
《农资导报》:从卖方市场到渠道为王,再到如今的技术为王,我们不难发现,肥料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,您怎么看待肥料行业前景?
胡波:肥料是“万岁”产业。人类要生存繁衍,就需要蛋白质的供给,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氮元素大多来自于农作物,农作物的氮元素除大豆外都必须依赖肥料的补充,因此肥料是永远需要的。肥料行业将伴随着人类社会一直存在,关键是我们的肥料产品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不断升级。

胡波接受本报采访
《农资导报》:虽然肥料是刚需,但供大于求的矛盾也同时存在,您怎么看?
胡波:过剩的是传统的肥料,农民需要的新型肥料是不够的。我们要把过剩的肥料压缩下去,研发适合农民需求的新型肥料。通过技术创新,让配方更加有针对性,让养分利用率更高,让营养更均衡,让农业生态更绿色。肥料行业新一轮增长的潜力来自新型肥料开发,这个空间还很大,这也是华昌化工未来的方向。